桂离宫的设计,与中秋月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所在的“桂之地”也历来是赏月圣地。在“月见台”等构筑的命名之外,与月有关的线索如何影响了这“日本第一园”的布局?本文还原了桂离宫竣工之年中秋夜的满月轨迹,以及庭园空间状态——古老东方的风雅浪漫,延绵至今。
中秋好。
长期以来,我们的对庭院的关注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严谨的几何图示分析,要么是浪漫无形的精神世界。会不会有这样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解读的可能?存在着由东方的自然山水观发展而成的空间法则、只有特定时刻才会在空间中显现的隐秘轴线?桂离宫给了我们一个有趣的答案。
在1624年(即桂离宮竣工之年)的中秋之夜,建造者(初代智仁亲王)邀请当时的名门贵族于桂离宫设宴,这场宴席被称为“月宴”。这个历史上的事件似乎暗示着我们桂离宫和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构筑物的命名、以及细部大量使用月亮母题的图示那么简单。
桂离宫的主要建筑群的朝向是东南29°。
根据宮元健次的理论,这个数字有特别的含义,桂离宫开始建造那一年(1615年),东南29°与中秋之夜的月出方位角是几乎一致的。他认为,桂离宫的建设者如此规划空间布局,是为了欣赏正中秋满月时的正对面月出。这个结论频繁出现在桂离宫的宣传册上,以夸饰古人的智慧。尽管这个结论是值得质疑的。
但他思考的起点很有意思:从月亮运行的轨迹解读桂离宮的空间布局。
为了完整地论述这件事,文章分为以下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桂离宫两次营造过程中的空间布局的变迁;后半部分为,对月宴之夜,桂离宫空间状态的还原。
桂离宫的建造历经两代人之手,持续了50多年。桂离宫最初作为别墅,由初代智仁亲王始建,初次营建期为1615年至1624年的9年。智仁亲王去世之后,经历过一段短暂的荒芜。其后,其长子智忠亲王继承别墅之后,又经历两次了增建,才形成如今所见的繁复曲折的空间形态。
在初次营建期,初代智仁亲王确定了桂离宫大致的空间布局,即以水池为中心的回游式庭院。初次营建期从桂川引水为池,并堆了两处小山,主要建筑部分仅有古书院。
二次营建期由初代智仁亲王其子、智忠亲王对桂离宫进行了两次扩建,奠定了如今我们所见的桂离宫的规模与格局。这次的营建伴随着桂离宫身份的转变——从别墅转换成日常生活的寝殿。面对功能空间不足的现状,在智忠亲王的主持下,书院部分增设了中书院和新御殿,庭院部分新建了五个茶室和一个佛堂。
对比桂离宫两次营建的平面图,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增建的建筑量十分巨大,叠山理水的层次也变得复杂很多,但是主体建筑和山水的关系并没有遭到破坏,相反,这个关系在后期的建造中被保留并强化(主题建筑横向扩充,朝向没有改变;零碎的茶室分布在轴线两侧)。
这根被强化的轴,就是东南29°。
为了弄清楚这根东南29°轴在空间构成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笔者模拟了月宴之夜的满月运行轨迹,以及以月见台作为观测点的庭院的空间状态。
根据日本日历情报公开的数据重新计算了1615年与1624年中秋的月出方位角,以及以月见台为观测点模拟满月运行的轨迹[3]。这次计算得出了两个结论:首先,验证1615年的月出方位角并非宮元先生所说的东南29°(方位角119°),而是方位角79°,相差50°之多。其次,1624年(即竣工之年)的满月轨迹帮助我们分析秋之夜月宴当晚所呈现的空间状态。
在初次营造期建筑极少,仅有古书院(月见台)一所,除此之外的空间要素还有水池以及中岛。然而每一个要素都在构图上体现了对“赏月空间”的考虑。
中岛位于月见台的东侧,处于1624年月出方位角的轴线之上。通过这个精微的偏移,使作为当时全园的最高处的中岛,遮挡住远处的稻荷山。观者隔着水池,可以看到月亮仿佛是从中岛冉冉升起的。
而作为主要赏月空间的月见台,是位于东南29°轴上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构筑物。它在初次营造时被修筑,是“月宴”最中心的舞台。
从空间构成来看,它是一个4×3米的木制平台,其上铺设密密的细竹子。高度为1.3米,悬浮于地面之上,没有架设屋顶。在动线上和古书院最主要的会客空间相连,其余三个面向的庭院完全敞开。
古书院地板是木头,与在月见台的交界处材质突然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细碎的竹子。
古人在观月之时,九月的凉风从铺设于底下细密的竹子缝隙间透出丝丝凉气,既无遮挡也无覆盖,身体被完全暴露在黑暗之中。甚至可以观赏到月亮在头顶正上方的样子。
人的身体离开了建筑物的庇护,处在绝对的自然里,舍去了所有装饰,连扶手都被省略。这个空间只让人与月对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月见台”是当时非常大胆而新颖的一种空间实验了。
从以上模拟的曲线中,通过将主要建筑群(月见台)的朝向控制在东南29°轴线上,初代智仁亲王根据满月运行的轨迹完成的庭院空间构图:
月出(19点左右):看到桂离宮内中岛的月出景象(其实是精心刻画的假象);
月中(21点至22点之间):在月见台的正对面可以看到空中的明月,以及湖中的倒影(某一时刻月、影、人在同一轴线上,为了清晰观看水中的明月,月见台甚至未设扶手);
月隐(24点前后):直到凌晨月亮才从视野中消失,最后绕到建筑的后方(在月亮消失之前,完全露天的月见台甚至可以供人躺着赏月,观看到月亮在头顶上方的景象)。
如上所述,可以说东南29°轴所主导的空间布局并非宮元先生所说的“为了能在正对面看到月出”的那一瞬景象,而是能在漫长的中秋夜晚长时间地看到月亮,并且在不同时刻体会到不同的赏月的乐趣。
大概我们再也无缘体会到“月宴”之夜的风雅,但无碍于这个空间诉说着一种存在于17世纪东方社会的古老浪漫。
除了东南29°这条中秋的轴线之外,二代智忠天皇在进行桂离宫的二次营造时,增设了另一些有关月亮的空间线索。只是这次的营造更为复杂和精密,他将季节的流转也计入其中,出现了春分、冬至之时对赏月的考虑。中秋满月的赏月空间,也从露天的月见台,回归到室内的月波楼。
这些有关月亮的线索在桂离宫的空间研究中显得微弱而隐秘,然而我们依旧可以从它的空间变迁上阅读出一些贯彻始终的痕迹。
通过这些痕迹,我们得以感知被中国古典文化所浸染的日本贵族父子的内心,匿藏着一套东方式的思维逻辑,并最终成为空间上的设计语言。
我们如今看桂离宫依旧如此感人,大概就是因为它浸润着东方情绪的底色吧。
像一场细密的雨,温润含蓄、持久难息。
参考文献:
[1] 内藤昌. 新桂離宮論[M]. 鹿島出版会,1967/02
[2] 和辻哲郎. 桂離宮―様式の背後を探る[M].中央公論新社, 改版2011/02
[3] 宮元健次. 図説日本建築のみかた[M].学芸出版社, 改訂版2001/3/15
[4] 宮元健次.桂離宮隠された三つの謎[M].彰国社,1992/04
[5] 森蘊.新版桂離宮 [M].東京創元社,1956
尾注:
[1] 宮元健次先生的结论有诸多解释不通的地方。其一、京都的地形是三面环山,从月见台所在高度以及面向的位置正对比睿山,并看不到从地平线升起的明月,因而无法欣赏宮元健次所设想的正对面的月出。其二、月亮的轨迹每十九年会发生一个周期变化,只根据开工那一年的满月轨迹来做设计并无太大的说服力。其三、智仁亲王虽为贵族,但每个月的俸禄极低,桂离宫的修建靠幕府资助,资金问题也是导致工期长达近十年的重要原因。所以他在构思这个庭院之时,应该无法准确预计竣工的年月。用开工那一年的月出方位角确定建筑朝向并无太大意义。
[2] 桂离宮的基地所在的桂地区,“桂”地名由来于中国的“月桂”传说,相传自古便是京都赏月名所。有关赏月的建筑营造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平安时期藤原道长(966年~1028年)在此建造的赏月楼阁。另外,与桂离宫相距不远的地方一处月读神社(最早文献记载为856年在现地建造,祭祀月读尊,即月神),为桂地区所存在的月亮信仰提供佐证。
[3] 用于计算月出方位角、月入方位角、南中仰角的数据来源:月出没時刻・方位角計算のページ(下附)。
http://koyomi.vis.ne.jp/directjp.cgi?
http://koyomi.vis.ne.jp/sub/moonrise.ht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有方新媒体中心联系。
上一篇:7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建筑绘39
下一篇:北欧的魔幻现实主义与时间之窗:Amos Rex艺术博物馆 / JK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