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讨论2017年最热门的色彩,赛博朋克(cyberpunk)式的霓虹色(neon)一定不会缺席。一部《银翼杀手2049》更是让这种色彩长时间占据大众的话题讨论榜单。影片里霓虹夜色下的城市,像是洛杉矶与纽约、东京、香港的混合体。
那么如果用《银翼杀手》的镜头去拍摄真实世界中夜晚的东京,会是怎样的景象?
日前,澳大利亚摄影师Tom Blachford就发布了这样一个系列。他受朝日啤酒公司的邀请,前往东京这座可能是全世界最适合霓虹色的城市,拍下那里最具未来感的系列建筑——日本著名的“新陈代谢派”作品。包括丹下健三的静冈新闻放送社、菊竹清训的江户东京博物馆、黑川纪章的中银胶囊大厦在内的建筑,以及几条带有浓厚90年代氛围的街道,均展现在霓虹色的镜头下。Tom Blachford为自己的这系列作品命名“Nihon Noir”,大致意思是“夜晚的日本“。
静冈新闻放送社,以“新陈代谢”思想为基础而设计,于1968 年竣工。建筑位于东京银座街区的一角,旁边是高架路。建筑的中心是核心筒,里面是电梯、楼梯等服务设施,像树枝一样向外伸展的部分是办公室,悬挂在核心筒上。这使得该建筑的占地面积很小。核心筒部分可以不断复制,然后通过连廊联系在一起,使得建筑可以像细胞一样不断繁殖生长。这是当时“新陈代谢派”代表人物丹下健三“新都市思考”的主要特点之一。
Tom Blachford表示,之所以会选中“新陈代谢派”的建筑来表达赛博朋克式的大都市氛围,是因为其工业化巨厦的形象,在没有人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能够表达出一种神秘且令人震颤的力量。
1960年5月在东京召开了有26个国家的设计师参加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为之后日本建筑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大会期间,以青年建筑师为中心,成立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的 “新陈代谢派”,成员有建筑评论家川添登、建筑师菊竹清训、黑川纪章、大高正人、桢文彦等。
在新陈代谢理念的背后,是川添登强烈地预感到大众消费社会到来之后,作为永恒象征的神殿式“建筑”将不复存在,“建筑的灭亡”不可避免。换言之,新陈代谢派主张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成长、变化、代谢、过程、流动性等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强调持续地一步一步地对已过时的部分加以改造,形成一种周期性的循环。如菊竹清训提出的“海上城市”“塔状城市”“海洋城市”,黑川纪章提出的“空间城市”“农村城市”,桢文彦、大高正人的“新宿副都心计划”“人工土地计划”“形式组群论”等等,甄别出变化的与不变的,主要结构与次要结构,根据耐用年限更换空间和设备。
同时,“新陈代谢派”试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静止的功能主义的“机器”观,强调应借助于生物学或通过模拟生物的生长、变化来解释建筑,与西方自古以来参照人体、并以人体比例为基准把握建筑不同,他们独创性地将建筑与生物机能的变换联系到了一起,这恐怕与东方传统的木构建筑体系,尤其是日本伊势神社式年迁宫的造替制度有着某种亲缘关系。
与20世纪欧美先锋派仅仅停留在图纸上的梦想不同,“新陈代谢派”借着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东风, 一个接一个地把梦想照进了现实。尤其是在新陈代谢派建筑师集体亮相的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上,他们连阿基格拉姆波普式的图纸表现也在博览会的各种设施中予以了实现。
版权声明:文中项目解说文字为有方整合编译,版权归行走中的建筑学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研究与实践并重:普集建筑的2017年
下一篇: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进击,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