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国建筑摄影师48 | 董博儒:摄影师要“跑得快”,抓住日常感

中国建筑摄影师48 | 董博儒:摄影师要“跑得快”,抓住日常感
编辑:李菁琳 | 2023.12.05 13:44

 

董博儒,职业建筑摄影师,现居杭州。

 

由建筑师转行做建筑摄影师的董博儒,相信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脾气”,他会尝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料去与项目建立情感联系,然后再用图像把想要表达的东西拍出来。

 

董博儒理想中的照片,可以看起来专业,但不能死板匠气,希望照片多一些日常感。他会为了合适的光线和自然入镜的人而多拍一两天,但也调侃:合适的人物可遇而不可求,看运气和摄影师的敏感度,最重要的是:跑得快!慢一秒,可能素材小人就跑了。

 

 


 

 

行走中的建筑学  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多久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董博儒  如果从接到第一个委托算起,到此刻已经快500天了。目前是全职状态。

 

 

行走中的建筑学  可以分享一下,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

 

董博儒  经历非常简单粗暴:建筑学背景,按部就班地毕业、工作,然后赶上市场环境导致的裁员浪潮而失业。思考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抱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态决定转行建筑摄影。

 

2020年开始工作,开始喜欢上拍照,同年年底赚钱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在北京工作期间,除了极特殊情况,印象中没有在出租房里待过一个完整的周末;甚至是在工作日下班后,也会飞速回家背起相机就出门拍照。那时就像一个街头猎人,去捕捉城市里由建筑、光影、结构和人物组成的画面。同时,因为我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是负责项目效果图渲染,现在回想起来,闲暇时间的拍照练习和效果图制作工作的积累,可能就是我当时转行的底气吧。直到现在,除了委托的拍摄项目外,我依旧保持着记录城市的习惯。拍照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

 

上海
北京
重庆

 

行走中的建筑学 最近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董博儒  因为全职做建筑摄影的时间并不算长,每一个项目都会让我感到期待和激动。尤其是接到还未拍过的类型时,更会激发起我的好奇心和创作欲。

 

接到的第一项委托是时地建筑在四川小石村的整村改造记录和村口的龙門·柒村艺术设计中心。那也是我正儿八经拍的第一个乡村振兴项目,足足拍了一周。零经验的我,每天起得比鸡还早,耐心地等待合适的光线和人物出现。期间还遇到过太阳雨、晨雾等各种各样的天气。拍完之后,设计师跟我说“你很懂我们啊,想法都被你拍出来了”,正好“dong”是我的姓氏,于是临时起意给工作室起名“DONG建筑影像”,是“董”也是“懂”,希望我的照片会让设计师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龙門·柒村艺术设计中心,时地建筑

第二个项目是say architects做的一个装置《天幕》(Skyfall)。这是我拍过的最小的项目,投影面积大概只有5平方米,可能都不到(笑)。拍摄地点是在枸杞岛的两个海边点位,为了赶日出,不到四点大家就出发去东崖绝壁安装这个装置。老天爷给力,那天的日出很美。整个拍摄过程让我感受到say architects是一个创意十足的团队,每个人都很有趣。

 

装置《天幕》,say architects

再就是直向建筑委托拍摄的景德镇景仰书院。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建筑体现出来的“穿透感”,不仅是视线的穿透,更吸引人的是植物的穿透——回廊屋檐精准的缺口,让场地原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本身也呈一种匍匐姿态,尽管是新建,但并不突兀,自然地融入环境。

 

景德镇景仰书院,直向建筑

 

行走中的建筑学  平时拍照的工作习惯是怎样的?

 

董博儒  开拍前,我喜欢去问设计师一些关于项目的问题。我相信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脾气”,我会尝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料去与项目建立情感联系,然后用图像把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拍出来。这样经过“二次加工”的照片是有温度的。

 

我们工作室里有多位摄影师,互相之间会配备对讲机,方便分头拍摄的时候及时沟通。分工情况主要看项目,有时候是室内外分开拍,有时候是夜景、地面和航拍大家各司其职,或者大体量的项目从不同的方向拍摄。有时候我们也会一起行动,即便是同一个角度,不同人拍出来的照片也是不一样的,会多一些可能性,也是很好的交流机会。

 

 

行走中的建筑学  平时常用的器材有哪些?

 

董博儒  工作设备包括索尼A7R5和大疆的旗舰无人机,取悦自己的设备就是一台70年前生产的德国胶片相机EXAKTA VX iia。

 

胶片摄影

 

行走中的建筑学  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董博儒  擅长的可能不是项目的类型,而是照片的感觉。我喜欢有光的画面,有时甚至会为了合适的角度和光线而多拍一天。我喜欢拍有人在使用建筑时的状态,希望入镜的人物不做作、自然。有时候我也喜欢去找一些猎奇的角度,去放大某些设计特点。

 

深圳市福田人民小学,直向建筑
苏州山峰书院,OPEN建筑事务所

景德镇景仰书院,直向建筑

 

行走中的建筑学  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董博儒  绝大部分项目我都希望有人出镜,作为尺度对照、点缀、平衡画面等等。除了这些“基本作用“外,我更希望能捕捉到类似街头摄影的画面:人在使用建筑,建筑在为人服务。但合适的人物可遇而不可求,看运气和摄影师的敏感度,最重要的是:跑得快!慢一秒,可能素材小人就跑了。

 

杭州数字农业运营中心,时地建筑
深圳市福田人民小学,直向建筑

 

行走中的建筑学  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

 

董博儒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很稳,不会出错;但不同的项目,会适合不同的天气,去表现不一样的东西,反而有奇效。每次天气不好,跟几个摄影师朋友都会互相调侃道:“极端天气出大片儿。”其实我还挺想拍一次雪中建筑的,用寒冷换来的唯美画面,一定会很珍贵。

 

龙門·柒村艺术设计中心,时地建筑
朝阳公园广场,MAD

 

行走中的建筑学  如何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董博儒  我觉得建筑师和建筑摄影师是两个相互区分又交融的职业,每一个项目建筑师,至少经历过一年甚至更长的设计周期,一方面对于设计亮点如数家珍,另一方面过于熟悉又可能会让视角变得单一。但建筑摄影师的拍摄周期也就两三天,这是一个从初见到完成拍摄的时间,所以对项目的第一感受尤为重要。建筑学专业背景让我不仅能快速理解设计师的意图,而且还能从视觉效果上去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算是一个补充。

 

洛克·外滩源城市更新,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董博儒  我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能让专业人士和普通人都产生共鸣。建筑落地之后的受众人群,相比建筑设计从业者来说,更多的是普罗大众。所以我希望照片看起来专业,但不死板匠气,多一些日常感。

 

我会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依据经验去确定不同的拍摄手法和重点。环境、氛围、结构、人文、地标性等等,对号入座,在我看来是满足设计师诉求和自我审美的一种平衡。

 

环境 / 阆中水城酒店,ORIA和睿设计
日常 / IHM创新中心,HENN海茵建筑
氛围 / 苏州博物馆西馆,gmp
结构 / 深圳市福田人民小学,直向建筑

 

行走中的建筑学  聊聊你最喜欢的建筑摄影师吧,你从他(她)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董博儒  国内外有很多摄影师值得我们这些入行不久的新人去学习,我最喜欢Iwan Baan,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作品是给OMA记录的CCTV总部大楼。透过他的摄影,可以看到北京近二十年前大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这不仅是建筑摄影,更是一组真实的“纪录片”。正是这个作品让Iwan Baan开始了建筑摄影的职业生涯,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记录方式。

 

©Iwan Baan

 

往期回顾

中国建筑摄影师

 

 

“中国建筑摄影师”系列专访接受自荐,自荐请将作品集请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中国建筑摄影师
董博儒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