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地图238|南京:与古为新

建筑地图238|南京:与古为新
编辑:李菁琳 | 2024.04.26 16:46

南京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据考,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让这座城市的历史层次异常丰富。

 

在前两篇建筑地图的基础上,南京,又有新项目建成了。

 

这些战斗机械厂、宪法公园、粮食储备库、廊桥、展览馆......共同组成了城市的新层次;让南京的故事,更值得一读。

 

南京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南京战斗机械厂改造更新

设计:米思建筑,2023

坐标:南京市鼓楼区黄家圩路41-1号

 

©吕晓斌
连廊连接综合楼与模具车间  ©孙海霆
连廊与入口组团  ©孙海霆
模具车间扩建立面  ©孙海霆
内部广场沿山组团  ©孙海霆
配电房改造  ©孙海霆
沿山组合庭院  ©吕晓斌
模具车间改造  ©吕晓斌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南京战斗机械厂位于城北红山西麓,紧邻南京火车站。厂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2006年前后曾经历一次改造,被新建墙体、面砖铺贴、粉刷修饰掩藏了曾经工业记忆的痕迹。2020年底,业主委托米思对厂区进行改造更新,希望使其成为以办公为主体的复合型新兴园区。设计希望展露建筑中历史的痕迹,并重新回归城市。

 

提取原有厂区建筑群中最重要的特征——红砖清水墙面,设计以一种看似严肃却又轻松的方式重塑园区。材料的特征和共性成为统一园区并重新唤醒记忆的关键。红砖、红色清水混凝土、红色水磨石、红色面砖,用各种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红色材料,代表不同年代的建造方式和构造方法,强化“红色”特征。

 

接着,设计通过景观墙体的设置和空间节奏的变化,来突出每栋建筑的特点、建立与自然的关系。低矮的院墙结合现场植被进行设置,将公共与个体空间分离,消弭了场地的高差变化,填充了建筑之间的空隙,在场地完整性的前提下给予每一栋建筑独有的自由空间。

 

完整厚重的墙体引导和逐步打开的室内空间是进一步体验的重点,每一栋建筑均设置一个向周边的山体或自然延伸的窗口。当使用者进入建筑后,原有的强烈且厚重的红色体验逐步消失,自然扑面而来。

 

 

02

红盒子

设计:米思建筑,2023

坐标:南京市鼓楼区黄家圩路41-1号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入口夜景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入口体量与主体建筑  ©吕晓斌
前厅看向展示大厅  ©吕晓斌
水景庭院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光之盒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同样位于园区内的“红盒子”,采用红色混凝土浇筑而成。在一片绿色茂林的映托下,红盒子强烈的红色雕塑感使之与众不同。

 

建筑位于园区入口广场南侧,初见如一块红石,静卧在郁郁葱葱的红山脚下。逐步走进,人们会很快意识到将展开一段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红色”空间体验。建筑入口并不显著,像从卧石底部切开一处小角,入口曲折隐蔽其后,步入如进幽暗的红色洞穴。

 

红石之内宛如另一方天地。空间流动,其界面也是红色混凝土,地面是红色水磨石地砖,使红石内部的世界如完石雕琢而成,弥漫着红色的光线与空气,随着时间变幻。门厅空间两层通高,向东西两侧的公共空间流动。

 

 

03

南京宪法公园及绿博园城市客厅配套设施

设计:张·雷设计研究 azLa,2022

坐标:南京市建邺区扬子江大道248号

 

©侯博文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宪法公园在城市空间层面将河西文体轴线延伸至夹江,与滨江绿轴相连接,使得轴线上新增了国旗广场、宣誓广场、水景广场、绿坡草坪等主题景观空间,将法治宣传教育、长江大保护、城市休闲、生态保育等特色景观节点串联在一起,打造法治景观与绿博园原有景观结合的标杆。

 

设计通过方与圆结合的空间形态和数字隐喻,象征宪法精神,天圆地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助于打造经得起时间考虑的城市经典纪念性公共空间。

 

宪法公园的空间流线从银杏里开始,穿越江苏大剧院,到达国旗方阵和下沉水景组成的圆形宪法公园入口广场,拾级而上跨越万景园路进入宪法公园中心区域。主体建筑为直径100米的圆环形宪法教育展厅,圆环形展厅围合了近1000平方米的方型宪法主题广场,可举办宪法宣誓、儿童成人礼等大型活动。展厅南北两侧的方形绿谷是绿博园城市客厅市民活动的空间载体,绿谷南北高中间低、形成面向圆环展厅的绿坡,突显主体建筑的标志性。绿博园城市客厅的配套功能被布置在地下,包括配套商业、停车、活动等设施,并与地铁9号线江苏大剧院·南京宪法公园站直接连通,方便市民到达。绿坡通过四个圆形下沉广场和地下空间相联,地上地下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一气呵成。

 

 

04

南京江宁凤凰山粮食储备库项目

设计:张·雷设计研究 azLa,2023

坐标:南京市江宁区银杏湖大道以南、奥刘路以西

 

摄影:侯博文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项目用地和银杏湖大道之间有65米绿化退让带,退让绿带中有220KV架空高压线廊道穿过,面对银杏湖大道的北面是粮库和城市及社区对话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设计以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性为出发点,以“大地”为切入点,设想在基地和道路之间的大约16亩土地上以粮食种植代替草坪绿化,再现粮库与粮田之间的依存关系。

 

设计打造了一座集储粮、科普教育、文旅休憩于一体的体验式粮库园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处游赏、体验、研学、休憩的特定场所,让粮库融入城市和生活。

 

粮库总体布局分成南北两个区块,北侧沿银杏湖大道布置“大米粒”科普展厅和“粮库机器”综合楼,打造城市主干道标志性建筑和景观展示面,作为体验区可单独对外开放。基地南侧为仓储区,布置三幢平房仓。运粮车出主入口设置在离银杏湖大道较远一侧,保证足够的缓冲空间,并直达仓储区。

 

综合楼的造型来自粮库进粮、筛粮设备,通过解构与重构以建筑语言转译生成为具有场所特质和机器美学的建筑。一旁的辅助楼作为粮食文化科普展馆,灵感源自去壳后的稻谷——米粒,通过自然形态与综合楼的机器美学并置,共同讲诉从自然到机械、从大地到粮仓的场所故事。

 

 

05

南京文齐路小学

设计:中锐华东荣朝晖工作室,2023

坐标:南京市江宁区文芳路

 

摄影:侯博文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项目最有趣的部分是入口空间。这是一个多重叠加的灰色空间:学校的入口广场、底层教室的课件活动场所、内部体育馆的外延、二层空间的交通转换、开放的图书馆、学校的集会场所……多重关系的叠加让空间体现了充分的冗余性,让入口灰空间的定义非常模糊。它是一个多义的大厅,不仅是交通更多的是展示、活动、交流的场所。

 

而将体育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放置在中心,是学校的最大特点,可以将体育馆空间的公共性发挥到极致。体育馆的剖面设计上将内场标高下降至-3米,使入口空间和体育馆有了更好的互动关系,内部的活动成为了学校展示的一部分。同时体育馆和地下车库形成了非常友好的界面,让体育馆就成为了整个学校放学接送孩子的中心。顶部光线的处理照亮体育馆的同时也给室内带来了丰富的光线变化。

 

一个可攀爬的立体平台覆盖下部的体育馆和入口灰空间,成为上部学生的乐园。每一层学生都获得了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场地。屋顶平台从中间向两侧退层,自然形成了面向西侧景观带的观景台和面向东侧城市的看台。和这些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也将成为学生重要的在校记忆。

 

 

06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众创空间二期

设计:南大建筑钟华颖工作室,2023

坐标:南京市栖霞区九乡河东路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摄影:侯博文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院落空间与实体形体虚实选择,是设计之初建筑设计选型的首要考量。江南园林式的空间漫游体验是重要的设计参照,但其墙体围合的手法产生的封闭性并不适合本案地块;而希腊圣岛的白色建筑错动的体量所形成的空间,提示了一种建筑实体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植入丰富穿行路径的可能。由此,一种以实体错动组合为手法融入江南园林游览体验的想法自此产生。

 

这是一座没有正立面主形象的建筑,空间代替立面成为建筑印象的主体。流线对形体的切割自然形成蜿蜒流动的空间,与印象中错动的聚落空间暗合,两者均是有意识的实体操作无意间形成的空间形态与体验。希腊圣岛的旅行与穿行在苏州园林假山之间的两种回忆,在这一刻同时出现。

 

 

07

九间廊桥

设计: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建筑)+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结构),2022

坐标:南京市江宁区圣湖路9号

 

摄影:梁山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折板作为一种屋顶结构,既可以满足较大的空间跨度,也可以与江南传统民居获得空间尺度和形式上的关联。这一次,结构师尝试在覆盖空间的同时,作为桥梁的主体结构悬挂下部的步行桥面。

 

折板为两折双坡,包含四片倾斜的钢桁架,由直径500毫米的上下弦钢管、斜腹杆和底部的水平撑杆合成两个三角形断面的空间桁架,中部缓缓起拱构成组合式桁架折板拱,两侧再由桁架板出挑成檐口,为折板提供翻边强度,也为下部空间遮阳避雨。

 

8米宽、36米长的桥面分成九块8米×4.2米的平台,像九个连接在一起的小亭。九块平台三升五降,用非对称的方式衔接南高北低的驳岸标高。平台两两之间只有300毫米的高差,在叠合部用直径50毫米的吊杆悬挂在桁架折板拱的底部。

 

设计在平台之间铺设无障碍坡道,在吊杆之间悬挂竹帘,将桥下空间营造成连续错落、模糊隔断的九间通透小屋。平台中央通行,两侧布置桌椅,供休憩观景和桥上市集使用,廊桥的“慢性”特质在这里被放大和诠释。

 

 

08

南京丽笙精选度假酒店

设计:Archi-union创盟国际,2021

坐标:南京市江宁区园博园路10号

 

©王可
©是然建筑摄影

©王可
©是然建筑摄影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酒店位于汤山原有废弃采矿区。对于场地态势的找形与揣摩,设计团队借助GIS的可视化技术,分析解读了崖壁、潭景与场地走势之间的关系。屋顶的设计则是首先通过特征粒子点轨道线的重构及放样,得到初步的直纹曲面,再参照传统建筑坡屋顶的“举折之制”,将曲面用由下至上坡度逐渐变陡的凹曲屋面拟合。这样得到的结果既满足结构上的合理性,也传承、呼应了中国传统坡屋顶的建构方式。

 

15米的场地高差塑造出层叠盘绕的大地风貌,酒店整体依托于大地的几何语言,方案生成顺势而为,凭借地形将场地分为南北两大功能区。设计设定了五种高差变化,以环形游园路径为线索,将客房单元、接待大堂、公共康养、餐饮娱乐、景观游园五大元素以非线性的方式有机串联。

 

主入口北立面取灰色调,下探的灰瓦屋面以及机器人灰色砖构组成的长卷,与园博园茂密郁葱的底色彼此遥望,形成对映。强化了秩序感的入口雨棚被刻意强调,既为入口增添了“旷远”的意境,又满足了游客下车时的避雨之需。入口有意预留的无天沟挑檐,在雨天会借助凹陷的形态形成水瀑跌落,与入口的孤树和水池产生自然而优雅的场景互动。

 

 

09

第11届江苏省园博园主展馆

设计:中国院本土设计研究中心,2021

坐标: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圣湖路8号

 

摄影:刘国威

摄影:侯博文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主展馆选址在距离园博园西入口不远处的一处工业遗址。基地为建于1970年代的两座毗邻的民营水泥厂——“银佳”和“昆元”白水泥厂。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一种年轻的类型,大部分不具有文物建筑的价值和唯一性,但它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空间,曾经大量存在,并塑造了某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因此,真正的目的是使其在留存核心信息的基础上得以再生,让旧空间能更好地容纳新功能和新生活。

 

保护的是厂区原始的场地标高和山地特色;建筑的天际线;主要建筑与场地的图底关系;具有典型工业风貌的建筑外观;生产线尤其是钢设备的完整性。

 

更新的是近人尺度的建筑界面,增加空间的开放性;更新楼电梯和步道连桥,增加建筑的可达性;更新结构系统,以确保延长使用年限的安全性;更新外围护构造和机电系统,以获得旧建筑物理性能的全面提升。

 

 

10

第11届江苏园博园未来花园景观

设计:多义景观+北林园林学院,2021

坐标:南京市江宁区江苏园博园内

 

摄影:Holi河狸景观摄影 点击图片了解项目详情

以一片棕地中的一个大型采石坑为基址,项目被规划为拥有酒店、植物园、餐厅、咖啡馆、室外剧场等功能的、以再生采石场为主题的旅游综合体。

 

植物园是项目的核心,位于底层采石坑的西侧,北侧紧邻崖壁有一组二层的商业建筑。为了营造梦幻的效果,建筑师将植物园屋顶设计成一个巨型的透明水池,用42根高大的不锈钢树状结构柱支撑,阳光穿过水面和透明屋顶洒在植物园中,映照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

 

根据光照条件、水分条件和覆土可行性分析,植物园从西到东分为旱生、中生和湿生三个不同的生境区。光照条件好的岩坡上是旱生花园,同时也是植物园的主入口。中生花园通过创造起伏的丘陵、幽深的峡谷、陡峭的岩石,产生了丰富的空间变化,为不同植物创造了合适的生长环境。一座蜿蜒的空中栈桥,连接了商业建筑二层与花园中的假山和观景平台,提供了在树梢穿越的独特体验和俯瞰花园的视角。湿生花园地势较低,包含了两部分:一是种植水生植物的池塘,有栈桥穿越茂盛的水生植物丛;二是为荫生植物设置的下凹区,顺应地形的层层台地和之字形坡道引导着游客进入花园的最低处。水渠、跌水和水池,在这里不仅创造了丰富的景观,也增加了环境湿度,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延伸阅读:

建筑地图 | 南京,南京

建筑地图 | 又见南京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南京
建筑地图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